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從王躍文的《國畫》看中國當代「官場」
「官場小說」的興起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文壇再度興起一種題材小說──「官場小說」。「官場小說」以呈現官場生態、揭示官員生活為故事骨幹。這種題材一方面接近讀者,另一方面因讀者所接觸的層面不同而保有陌生感。其實小說以「官場」為題材已不是新鮮事,《三國演義》、《金瓶梅》等經典都對「官場」有頗深刻的描述。隨着內地80年代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官民間的矛盾日益擴大,基於建制上的侷限,民眾無法從政治層面上表達意見,遂於文藝領域尋求發洩空間,《國畫》一類「官場小說」正好提供這樣一個平台。

《國畫》可算一部「小人物」的官場奮鬥史。主角朱懷鏡由小小的副縣長,一步一步晉升為市的財政廳副廳長。機智是他最大的本錢,他利用官員間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運用各種方法與上級領導建立關係,扶搖直上。《國畫》的作品世界極具真實感,王躍文把自己在縣府工作的見聞寫入《國畫》中,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再進行藝術化處理,探討人性之餘亦達到反映現實的效果。正因其選材極具說服力,使之被喻為當官前必看的「做官指南」。雖然《國畫》的題材相較其他流行文學嚴肅,但王躍文運用幽默諷刺的手法,使這洋洋五十萬字不至枯燥乏味。

另一方面,《國畫》巨細無遺的呈現出當代官場生態,完全滿足了讀者的窺探欲。正如評論家解壐璋所說:「展示罪惡和官員的腐敗生活,尤其我國政治有如鐵幕,有人捅開一點,大家就很愛看。所以,官場小說一開始流行,跟滿足了這種窺視心理有關。」[1]讀者每每有跟幹部接觸的經驗,《國畫》所呈現的官場生態一方面與讀者產生共鳴,另一方面提供了極富新鮮感的信息。後來《國畫》遭政府查禁,就更進一步提高它的「被窺探價值」。


《國畫》呈現的官場生態

「我曾多次辯解:自己寫的並不是甚麼官場小說。官場只是我小說人物活動的場面而已。」[2]雖然作者王躍文一再否認他寫的是「官場小說」,但他所描繪的「官場」實在惹人注目,其細緻寫實程度已達到反映現實的效果。《國畫》主角的名字朱懷鏡中的「鏡」,本身隱含着「反映」社會現狀的意思。朱懷鏡出身寒微,父親為農民,是典型的小人物。作者為朱懷鏡鋪設發跡道路,描寫他如何在「官場」掙扎求存、扶搖直上,由一個「坐冷板凳」的副縣長,慢慢晉升至財政副廳長。

朱懷鏡可以靠自己的才幹攀上鳥縣副縣長,但若要再攀上省級或市級,就非得與上級領導打好關係不可。為了處理複雜的人脈關係,他甚至有一套「公共關係系統」。「他知道有時候最大的法不是憲法,而是看法。」(第一章,頁2)說明了一旦上級領導對你有「看法」,別說升官,連今天的地位也隨時不保。某些上級對下屬有提拔的權力,當然也有扼殺的能力。另一些上級雖然沒有提拔權,但他只需阻止下屬接觸上級,又或是不在上級前給予任何評價,上級對下屬沒有何認識,自然不可能給予任何升遷的機會。所謂「年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能力當參考,關係最重要。」(第六章,頁33)除了要小心上司的臉色,巴結上級的功夫也是不可少的,因為人脈關係比甚麼都重要。朱懷鏡經常請老朋友李明溪替他畫畫給領導,就為了跟他們「拉關係」。這些畫往往很受幹部歡迎,他們不一定熱愛藝術,只是認為在家裏或辦公室裏擺放一些畫或其他藝術品就能表現個人「修養」,有助提升形象。除了送畫,「打麻將」也是討好上級的好方法。「……我今天告訴你們二位,也請你們保密。打麻將時,我總站在皮市長身後看牌,他缺什麼牌,我就做暗示。你們手中有的牌,就不要吝惜……」(第八章,頁47)為求讓皮市長贏錢,下級幹部送錢之餘還要多費心思,不是下級願給錢上級就一定收下,這就是官場的「潛規則」。

除了「送畫」和「打麻將」,「飯局」在朱懷鏡的升官路上也起了關鍵的作用。文中多次出現「飯局」情節,每段敍述的細節也有微妙的差別。朱懷鏡出席每一次「飯局」都有特定目的。例如第一次的「飯局」就是為酒店無理打傷朱懷鏡的表弟而去的(第一章,頁5);有一次是皮市長的小兒子出國留學,幹部們爭相送禮後,皮市長為答謝而設宴(第四章,頁22)。頭一次「飯局」,朱懷鏡事前已收到酒店賠款,又扣起了大部份款項沒有交給表弟,因而顯得有些尷尬。但酒店經理相敬如賓,百般恭維,朱懷鏡才慢慢習慣。這反映現實中商人為求生意順利,總愛討好政府官員,那怕他們的職級可能並不高。朱懷鏡之前受到派出所所長的「幫忙」,使酒店看他的面子而賠款給他的表弟,今次又受到酒店總經理的款待,他開始享受這種虛榮感。另一次「飯局」的主角則為皮市長。為顯示自己職位高,他遲到又早退,擺出一副公務繁忙的樣子。位高權重的幹部總愛對下級賣弄自己的職級,顯示一下官威,而下級卻不會有任何異議,還要爭相說一堆恭維的說話。官員們到來只為送錢給皮市長,為市長兒子餞行只是名目罷了。這也是「潛規則」的一種,官員之間的利益操作總習慣巧立名目,不能無緣無故送錢,否則就成了明目張膽的賄賂,無人肯接受了。作者安排的兩個「飯局」,已勾勒出中當代中國「官本位」的社會形態,人的價值全由以職級評定。

在《國畫》中,作者安排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嘗試呈現出幹部在民眾心中的形象。朱懷鏡等一眾幹部表面道貌岸然,其實跟思想行為極不相配。他們包養情婦、濫用職權、互相包庇。比如朱懷鏡與梅玉琴的婚外情,柳秘書長私通伊甸園的女老闆等等,都顯示幹部包養情婦是平常不過的。而朱懷鏡沒學過車,未通過任何檢測,交警隊就將駕駛執照批給他(第八章,頁45),明顯是抵觸法律、妄顧其他駕駛者安全的濫權行為。至於上文提及過的皮市長,他滿口革命術語,骨子裏卻非常迷信。「神秘,神秘啊!這就真的是一種神秘的生命現象了。」(第四章,頁24)這句話是在他認定袁小奇有特異功能時說出的,其實袁小奇只是常人一個,所有事情都不過是偶然。又例如張天奇打算讀研究生,「朱懷鏡其實知道在職研究生是怎麼回事,不過混個文憑,往臉上貼金而已,誰認真讀書?」(第六章,頁36)內地官員往往喜歡在身居要職後「補」一個學位。「中國政要的博士學位,基本上都是擔任要職以後獲得。」[3]對於幹部們,學位不過是他們官服上的一道裝飾罷了,與工作能力未必有關,反而更像是職級權力的表現。所謂「計劃外收生」,官員無需與其他學生在試場上競爭,只要稍動權力就可獲得學院取錄,就如張天奇叫下屬朱懷鏡找賀教授一樣。他們甚至連論文都交由下屬代筆:「鄧才剛過來說:『皮市長的論文寫好了。』這是替皮市長寫的一篇有關財源建設的論文……」(第八章,頁48)中國官員擁碩士、博士學位的數字不斷提高,民眾無法不懷疑,為什麼官員身居要職還能騰出時間讀書?作者在《國畫》正正提供了答案。


《國畫》的批判意義

《國畫》以官場為故事場景,以主角朱懷鏡的「官場奮鬥史」為主軸,將當代中國官場的生態環境及「遊戲規則」呈現於讀者眼前。朱懷鏡曾有清廉自守的日子,其時官位一籌莫展;後來他順從「官場規則」,仕途卻諷刺地一帆風順。朱懷鏡透過「送畫」、「飯局」及「打麻將」,建立與上級領導的聯系,靠關係取得升官的機會。作者對「送畫」、「飯局」及「打麻將」的情節作深入描寫,既能以具體的場景交代故事發展,也起到了批判現實的作用。上級任人唯親,提拔人員取決於「關係」,而非能力。簡而言之,下屬升官要對上級有利才有機會,使之構成複雜的官場人脈關係網,就像電腦程式般,既複雜又呆板。「關係網」雖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但只要其中一個成份遇到問題,隨時拖垮整個「關係網」。朱懷鏡就因皮傑出走而受到牽連。就如早前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一遭揭發,就發現越來越多機構牽連在內,受影響的不會只有一兩個幹部。缺乏妥善監督的政治體制與中國傳統以人情關係為中心的處事風格緊扣一起,互相拉攏,互相蠶食,以至形成今天腐敗的官場文化。

除了對「官場規則」的敍述,作者在作品中也強調複雜的人性。「官場只是我小說人物活動的場面而已。寫人才是我小說的真義。」[4]朱懷鏡沒有崇高的理想,他只是個實實在在活於官場的幹部,既不是完全正面的人物,也不是完全邪惡的人物,形象十分立體。雖然他運用權術扶搖直上,精神漸漸腐化,但他都有反省悔疚、自我掙扎的時候。他雖適應了腐敗的官場,卻犧牲了純潔的精神。在一切事情過後,朱懷鏡的處境雖不至陷於萬刧不復,但至少他要重新開始。這一刻的他,似乎陷入了迷失。而朱懷鏡的朋友──畫家李明溪,是唯一活在官場外的人物。李明溪的「溪」與「晰」同音,暗示了李明溪(明晰)獨善其身,其實是最清醒的人物。他刻意與官場活動保持距離,帶着陶淵明式的避世思想。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破了官場的繁文縟節,與身處官場掙扎求存的朱懷鏡扣成對強烈對比。李明溪最後都給藝術院院長逼瘋了,明理人的下場只能永遠的脫離現實,這是作者對現實的抗議。

作者不直接以理性的角度批判官場積弊,而是通過描寫人性、幹部活動及官場的「潛規則」,專注於營造官場的生態環境,再由讀者自行判別。縱然作者從現實中取材,鋪設朱懷鏡這種典型的幹部發跡路,但作者只將幹部活動的細節呈現於讀者眼前,並沒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甚至有人因此認為作者實際上是認同官場上的醜惡行為。其實作者只是將批判的責任交給讀者,由讀者自行評定,是富有「相對主義」色彩的做法。作者自己同意不同人對他的作品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把作小說比作化學試驗,那麼人就是試驗品,把他們放進官場、商場……等等不同的試劑裏,就會有不同的反應。」[5]作者這種處理手法,已擺脫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傳統。



註釋:
  1. 解壐璋:〈官場小說:是「做官指南」還是批判現實?〉,《南方日報》,2007年08月12日。
  2. 王躍文:《官場無故事‧自序》,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年。
  3. 胡化:〈令人生疑的高官學位〉,《明報月刊》,2007年10月。
  4. 王躍文:《官場無故事‧自序》,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年。
  5. 王躍文:《國畫‧代後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書:
  1. 王躍文著 《國畫》,網絡版

主要參考論文:
  1. 王明道著 〈略論王躍文『官場』小說的傳承與突破〉,《運城學院學報》,第1卷第6期,2003年12月
  2. 段崇軒著 〈官場與人性的糾纏──評王躍文小說創作〉,《小說評論》
  3. 張慶滿,宋江順著 〈似畫乃鏡 照徹靈魂──青年作家王躍文長篇小說《國畫》評述〉,《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2002年3月

2007年11月1 日定稿
2008年1 月3日修訂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0:24 PM | Permalink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