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4, 2008
歸零
依賴着躲於背後的鼓勵

從來自覺附和別人的歌

記得曾在跟前失控

卻自顧自不聞不問

不自控想像那夜屬誰

沉溺於咖啡的迷煙中

那數十個未上句點的幻象

在季風中成了迷途的蜚蟲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9:16 P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Friday, March 14, 2008
黑格爾齋戒

對咖啡沒怎麼研究,始終我係連沖即熔都嫌煩的懶人,於是常備三兩樽900ml的無糖UCC於家中,聊以自慰。沒法不自閉,外邊的世界早已超出我的理解範圍了,連去茶餐廳飲杯啡都出問題。

「齋啡」,狀中結構詞組,「齋」作狀語,修飾名詞「啡」,我不打算畫Tree diagram了。那「齋」字應怎樣去理解呢?


根據《國語辭典》:

1. 素食﹑僧侶的飲食。如:「結」。西遊記˙第二十回:「茶罷,又吩咐辦。」2. 僧侶誦經祈福的活動。如:「作」﹑「起」。 3. 書房﹑學舍。如:「書」。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各五楹,容三十人。」4. 商店的名號。如:「采芝」﹑「榮寶

《現代漢語詞典》又有以下解釋:

1. 齋戒。2. 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齋。3. 捨飯給僧人、道人:齋僧。4. 屋子的名稱。

在粵語,「齋」應有「純粹」、「只是」的引伸義:

你條友「齋」食唔做,博炒呀!

「齋」買雙層芝士孖堡唔要餐幾錢?

以上兩句的「齋」都沒有「素食」、「祈福活動」等意思。第一句的「齋」意思是「只顧」、「只懂」,第二句的「齋買」意思為「只買」、「單買」。兩句皆沒有從事任何宗教相關活動的意思。

由此推論,「齋啡」有「只是咖啡」、「純粹咖啡」的意思。但為何我去十家食店要「齋啡」,有九家都給我沒有奶卻有糖的咖啡,而不是純咖啡記得一年前論文答辯會前夕,與同學在尖東「瘋人院」吃早餐,我特意「要一杯走奶要糖的凍啡唔該」,那小弟答「即係凍齋啡啦」,呆了。或許這個「齋啡」的「齋」真的保留了「素」的本義。沒有奶,即沒有任何動物成份,即符合「素食」原則了。昨天我在另一家茶餐廳吃午餐,我『要凍「齋啡」』,他答『凍「黑啡」!』。最後我喝下肚子的,仍是有糖不帶奶的「齋啡」。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1:09 A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Tuesday, March 11, 2008
淘汰
跑到加拿芬道,看不見海港

腥味早已被粗糙的煙圈驅逐

狹窄的港灣,終於宣告淪陷

唯有撤退到魔鬼山,遠眺鯉魚門炮台

山峽間的死水,已被兩岸流蟻揮霍殆盡

四十年後的沙漠,可會再現眼前的亭樓?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1:40 P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Thursday, March 06, 2008
物質遊
那一個十二月,是1998抑或1999?總之是小學五年級。也可能是六年級。

我第二次到東京,第二次搭日航,一切一切都源自小孩天真的無理要求。那時的我以為第一次東京遊錯失了太多,事實上,那次遊歷只留下片片畫面,隨意被掛在心室的暗角,塵埃漸厚,給喚醒的機會越渺茫。

以日本近代維新作比喻,那時大概仍在幕府開國初期。對雙眼發光的機械人產生興趣,懂得在街角找扭蛋機,瘋狂搜購限定品,是二次東遊的新方向。街上跑着放大幾十倍的Tomica,電車在AWMWA形鐵橋上走過,大概就是我七歲看到的東京吧。

當我們在冰冷的街上遊蕩數小時,終於在一家拉麵店落腳。那一客煎餃子,代替我們發出陣陣蒸氣,在填滿整間店前,先捨身填滿我們的胃。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雪,至少我是這麼希望。那不過是洗刷屋簷的雨雪,又骯髒又渾濁。

不知是秋葉原抑或池袋,只知我買了條針插轉3.5mm的線,我家又添置了新的電話,日版,犯法的。所有東西鴨尞街有售,怪不得新政府官員有把深水涉打造成香港akihabara的計劃。不知尊貴官員們可有到過過兩個街口的北河街逛過?那裏可沒有Biccamera和HMV。

銀座伊勢丹那一支pilot的HI-TEC-C Knocked 0.3mm可陪了我到中學,後來還因買筆芯問題,在富善邨商場被媽訓斥一頓。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1:40 P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Wednesday, March 05, 2008
十面埋伏
每個人都將自己鎖在玻璃櫃內

明知對方聽不到仍使勁地呼喊

終發現對方也同時對自己怒哮

姿勢、口型、表情,全部劃一

還以為四面透明牆

原來通通都是鏡子

眼睛、耳朵、鼻子

通通都是大騙子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1:54 P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Sunday, March 02, 2008
人應當珍惜每一個選擇的機會。因為絶大部份情況下,人都沒有選擇的餘地。

也許,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居所,但書桌上的陳設,總有改變的可能。也許,沒有改變天色的能力,茶和咖啡仍是待你作主。也許,沒有改變聲線的天份,聽哪張唱片仍是個人決擇。也許,影院內的K17經已售出,看與不看仍是自己決定。也許,沒有選擇路上行人的權利,但仍有決定乘坐巴士或乘火車的自由。

總有人硬要別人為自己作主。請緊記:

也許,明天就要家變了。也許,明天活在沒有路人的都市。也許,再也聽不到自己的嗚咽呻吟。也許,以後只有電話停般的個人影院。也許,西伯利亞的寒流將火車、巴士、茶和咖啡通通吹成冰雪。

人應當珍惜每一個選擇的機會。因為絶大部份情況下,人都沒有再選擇的餘地。

有種人總將自己的自由賤賣予他人,這種人往往保有事後埋怨他人的權利,在問題出現時先暗自歡喜,然後肆意攻擊。選擇是難得的自由,自由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強將個體自由讓予他人,是反文明的行為。

權利與義務的轉讓權從不掌握於人類的手裏。

慶幸如此。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2:13 AM | Permalink | 0 comments
Saturday, March 01, 2008
Dear FCOM student,
每當與同學朋友談起poly時,我總會狠批其銅板味極濃而欠缺人文氣息。不知由Faculty of Communication改為Faculty of Humanities會帶來甚麼轉變?只知作為「理工學院裏的文人」,除了圖書館可愛一點外,走遍索然無味的校園,真的很難找到落腳點。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World Culture Studies的成立,只令我這生活在雙語系的中文人更加尷尬。
 
posted by Sam.M Research at 1:20 AM | Permalink | 0 comments